污水pH計作為水質監(jiān)測的核心設備,其準確性直接影響污水處理效果與合規(guī)性。若校準不當或保養(yǎng)缺失,極易導致數(shù)據(jù)失真,影響運維決策。以下從校準規(guī)范、日常維護、故障處理三方面,提供污水運維的實用技巧。
校準規(guī)范:精準定位,規(guī)避誤差
標準液選擇與溫度補償
優(yōu)先選用pH4.01、pH6.86、pH9.18三種標準緩沖液,確保溶液在有效期內且無污染。校準前需測量溶液溫度,并調節(jié)pH計溫度補償旋鈕至對應值。例如,25℃時pH9.18標準液的實際值為9.18,若溫度偏差±5℃,pH值可能偏離0.03,導致校準失效。
兩點校準法
先以pH6.86緩沖液定位,再根據(jù)待測液酸堿性選擇pH4.01(酸性)或pH9.18(堿性)進行斜率校準。手動調節(jié)型pH計需在兩種溶液間反復操作,直至無需調整零點和斜率旋鈕即可準確顯示標準值;智能型pH計可自動識別并校準,但需確保緩沖液選擇正確。
校準頻率
高頻使用場景建議每日校準,低頻使用每周至少1次。若電極暴露空氣超30分鐘、測量過酸/過堿溶液或更換電極后,需立即重新校準。
日常維護:細節(jié)決定壽命
電極清潔與儲存
每次使用后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,濾紙吸干殘留水分,避免擦拭損傷玻璃膜。若電極被油污或懸浮物覆蓋,可浸泡于3%鹽酸溶液10分鐘,再用去離子水沖洗。短期儲存時,電極浸泡于pH4.01或pH7.00緩沖液;長期儲存需套上保濕帽,內裝3mol/LKCl溶液,防止電解液蒸發(fā)。
參比電極保養(yǎng)
參比電極液接界堵塞是常見故障,可用10%飽和KCl與90%去離子水混合液加熱至60-70℃浸泡20分鐘,或用濃氨水浸泡10-20分鐘去除堵塞物。若液接界被重金屬污染,需更換參比電極。
故障處理:快速響應,恢復精度
測量值波動大
檢查污水流速是否過快或存在氣泡,可在電極前端加裝防護罩或導流管;確認溫度補償功能是否啟用,手動輸入水溫修正系數(shù)。若電極老化(響應時間超30秒),需及時更換。
校準后數(shù)據(jù)偏差
若校準液污染或過期,需更換新鮮標準液;若電極未清洗干凈,殘留污漬會影響校準精度,需用去離子水沖洗后重新校準。每月用第三方標準液交叉驗證,偏差超±0.1需檢修設備。
成本與效益:維護優(yōu)于更換
定期維護可顯著延長電極壽命(1-2年延長至2-3年),降低綜合成本60%以上。建議制定《pH計維護日歷》,明確校準、清潔、儲存時間節(jié)點,并保留維護記錄以便追溯問題。通過科學運維,確保污水pH計數(shù)據(jù)精準,為水質安全保駕護航。